English

中华思想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研讨会简述

1999-11-26 来源:光明日报 木子 我有话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中华思想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研讨会”,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历史所、文学所及连云港市等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中华思想文化如何对世界和人类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与会同志认为,当代世界的一体化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以往的存在方式,未来中华文化的建构应当以此为自己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未来中华文明应是作为整个世界文化体系的一个内在有机部分而发展的。在这种情形下,中西文化的民族性差异(价值的)同时具有了时代性意蕴(历史的);同样地,中西文化的时代性差异(历史的)同时拥有了民族性意义(价值的)。这种“历时性文化的共时性承受”(融合古今中外)消解了历史(时代性)与价值(民族性)之间的外在冲突与对立,而谋求一种不同文化发展之间的创造性整合。

与会同志说,20世纪百年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表明,我们一直是在历史与价值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中寻找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如何超越这种思维方式,适应人类文化整合时代的到来而达到历史与价值二重视野的融合,对未来中国文化发展至关重要,关系着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途径。因为只有在历史与价值的双重观照中,我们才能对现实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个准确的价值定位。这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一是确立平等、宽容、多元的文化发展心态。当今世界的多极化格局使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整体相关性变得日益突出,在融合中保持个性,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已成为文化发展趋势。我们反对任何“一元”文化的发展模式。应清醒地看到,文化宽容有利于文化多元发展,而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不同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客观上起了保护的作用。二是在历史与价值的统一中合理评价中西文化。就当代中国文化,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滞后性而加快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又要在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的价值观照。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现代文化自我矫正的一种尝试,其根本价值取向仍未游离西方现代文化的发展范式。三是在世界文化视野下,踏踏实实地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换,做到经济建设与人文精神重建并重、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并重、文化远征与文化回归并重。这样,未来华夏文明才能以其独到特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会上,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道莹介绍了由该部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新千年人类宣言》一文,阐述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如何对世界和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新观点。

研讨会还就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核心理念包括哪些,以及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怎样把握现代文化的作用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